
兩類"電商"(此處電商包括平臺運營商)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零售商業模式。第一類,以馬云的淘寶為代表:第二類,以劉強東的京東商城為代表。
阿里蘇寧結盟是第一類電商與第二類電商間的聯盟,彼此合作進一步加強對市場的把控能力,對快遞業影響不大,但會進一步促使第二類電商的崛起(這里說的第二類電商的崛起有兩層含義:
1、隨著大量資本的投入各地云倉的擴展,落地配的優勢會進一步顯示出來,整個行業會得到迅猛的發展:
2、蘇寧或京東取得絕對優勢的時候,如第一類電商中的淘寶的地位),這個時候,快運行業的機會就來了,第二類電商需要快運對接商家與各地云倉。第二類電商的配送有可能采用ubet的模式,但無論采用眾包還是沿用自建物流,都不會使用通達系快遞,也就是說,阿里即使聯手蘇寧在和京東的競爭中取得壓倒性優勢又和快遞何干。
快遞行業已到了競爭最為慘烈的時候,但還沒有到已決生死的時刻,在我看來第三類電商的崛起必然給通達系快遞帶來致命的打擊。
目前還沒有一家電商能作為第三類電商的代表者,但最有望的是馬化騰的微商,王衛的嘿客(順豐家),雖然它們還沒有被賦予明確的定位,但已經有了一定雛形。第三類電商會采用O2O為商業模式,嚴格實施落地配,打劫的對象是第一類電商及現有的服務業。
第三類電商能崛起的原因在于,線上線下結合起來能為用戶提供最優惠、最快捷、最便利的服務。就是這三個"最"會成就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第一類電商興于PC互聯網時代,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必然會丟掉一些應該丟掉的東西。第一,體積較大的家電家居產品會被第二類電商干掉,被干掉的原因分析如下:第一類電商一般會選擇與快遞合作,只解決了配送問題,而且服務不怎樣好。第二類電商采用落地配,集配送、安裝、售后于一體,一般服務態度較好。第二,日常消費品及生鮮類會被第三類電商干掉,被干掉的原因其實同上面所說差不多。
從物流角度分析這三類電商:第一類,肯定會一直使用快遞連接商家與客戶;第二類電商主要使用的是快運和自建配送團隊;第三類電商,提供的更多的是服務,使用的配送人員應該是目前的實體店的員工。
說一下快遞,通達系快遞主要依賴第一類電商產生快遞訂單,但第一類電商的訂單量會不斷流失,未來第三類電商有望搶走第一類電商至少三分之一的的消費訂單。那么通達系快遞的出路又在哪里?
我覺得有四條路,第一條路比較心酸,憑借雄厚的資本扛下去,等到其他快遞公司倒下:第二條路與即將成型的第三類電商形成戰略合作,共同去打劫淘寶及服務業。第三條路是多元化集團化發展,讓快遞業務占公司業務比重逐步降低。第四條路自己布局占領第三類電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