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治理西部凈土回收與廢棄物流難題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5年10月14日 點擊:2145次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包括拉薩地區、日喀則地區、山南地區以及林芝地區均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筆者發現一些局部地區、局部領域仍存在可以繼續提升完善的方面,特別是關系到西藏地區生態環境底線的回收與廢棄物流問題。
受研究條件的限制,本文所指的回收與廢棄物流不包括工業企業互動所引起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以及服務業等造成的相關問題。
形勢不利壓力重重
區域內回收與廢棄物流的需求壓力不斷增加。受到本區域內社會、經濟、歷史等各方面的影響,回收與廢棄物流呈現了新的時代特征,導致整體需求呈現高速化、多樣化等新的趨勢。
首先,回收與廢棄物流總量將保持較高的增速趨勢。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進入西藏地區的人口基數大幅增加。2014年西藏地區共接待游客1553萬人次,比旅游業起步時的1980年增長4436倍,年均增長28.0%;實現旅游總收入204億元,增長20400倍,年均增長32.8%。從拉薩市旅游局獲悉,今年上半年,西藏拉薩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79.9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3.5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81%、20.05%,旅游業成為西藏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器,在帶來巨大人流量的同時,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大量增加。同時需要關注的是進入藏區的旅游人口都具有比較強的消費能力,由于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所需的回收與廢棄物流服務量也較大。另外藏區自身人口的增長率也處于較高水平,也隨總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次,回收與廢棄物流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在考慮絕對定居人口和相對流動人口數量增加的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生活習慣和社會經濟活動特征的轉變,一些新的物資種類進入服務范疇,影響比較突出的建筑業、消費品包裝等。這些新的物資種類的進入導致原有的自然回收環境和人工參與的服務行為缺乏針對性,不能很好地進行處理。在參觀過程中一些地區通過傳統的河水流動、自然風化等形式進行處理已經力不從心,出現了大量的堆積現象。
第三,回收與廢棄物流需求差異化特征明顯。從調研的情況可以得出目前本區域內對回收與廢棄物流需求影響的要素資源動態變化特征較為明顯。以外來人口資源來看,本區域內隨著季節因素波動較大,在旅游的黃金季節,出現較大增幅,隨后便出現減弱。在地域分布上,重點需求主要分布在主要景點及重要連接線路上,其他所涉及的不多。以本次行程為例,在重要的旅游景區、檢查站點等很多地方出現了大量的廢棄物,在公路沿途也出現了明顯的帶狀廢棄物分布。在調查途中發現西藏地區景點之間的距離較遠,同時自駕游目前越來越多,在游客的移動過程中有較大的消耗性活動產生,在車內的狹小空間內很多廢棄物沒有辦法進行很好地處理,直接拋棄到沿途就成了一種較為普遍的選擇。
多元聯動難點仍存
要想做好西藏地區的回收與廢棄物流工作,從目前的情況看,做好綠色環保的宣傳至關重要,而多元聯動推動區域內回收與廢棄物流服務水平提升。但是也要分析目前開展工作的一些難點。
首先,目前本區域的回收資源較為欠缺,以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的統計為例,在衛生和社會工作方面,2013年末,全區共有衛生和社會工作法人單位318個,衛生和社會工作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2044人,衛生和社會工作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79億元,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159.99億元。而同期北京市共有衛生和社會工作法人單位3810個,衛生和社會工作從業人員278145人,衛生和社會工作法人單位資產總量1338.2億元。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整個西藏地區無論是整體規模水平還是人均水平都有提升的必要。在十·一期間,筆者親身到北京市王府井地區等重點區域進行調研分析,在相關的能力配置上,確實北京具有較強的優勢。
其次,要分析目前與之相關產業的變化和分布情況。目前國內外大宗商品的價格并不景氣,隨之相關產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全國范圍的回收與廢棄物流都處于低潮發展時期。玻璃等產品甚至在某些區域已經進入了"禁收"的范圍。同時西藏地區與之配套的產業更加薄弱,運輸距離更長,回收作業區域需求密度更低,成本也更加高昂。在調研過程中,被訪問人員也普遍反映目前回收工作進展不大,側面印證了這一結論。
因地制宜多措并舉
西藏獨特的地理區位,預示著在開展回收與廢棄物流工作不應全部按照常規的市場思維,更應考慮西藏地區的特殊情況,特別是生態承載能力,要有底線思維,確保本區域的生態系統安全。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力。
首先,大力建設基礎物流回收措施。由于基礎較為薄弱,目前橫向對比,西藏地區的基礎物流回收措施還比較薄弱。收集裝置布局不合理,且應該考慮使用的實際情況,收集裝置應該更加科學合理,不但能夠應付惡劣的自然條件,包括低溫、風雪等,更應方便使用,特別是沿途的裝置設計,要方便車載人員使用,盡量靠近路邊,且入口要大,并在沿途加密設置。
其次,創新模式,發揮多主體協同能動性。本區域具有地廣人稀的特征,全部采用政府集中式管理模式未必是最優選擇。德國管理河道的經驗可以借鑒,為了保護河流,德國建立了立體式管理模式,上有法律,中間有各級管理部門,下邊有環境警察和河流附近每家每戶的參與。特別是最后"每家管一段"的措施,一家就承包了一公里的河流,"承包"河流一般是自愿的,承包者要與河流管理部門簽訂合約,并進行一天的培訓,比如介紹"承包"河流的職責,如何管好河流等。按照"承包"的時間、長度等,承包者可以獲得減稅等優惠,或免除一些市政管理費用。讓河流保護做到實處,彌補了環境警察和水上警察工作的不足。而且,這也大大節省了各級政府支出的環保費用。在西藏和藏民交流的過程中,確實感受到了他們對家園的熱愛,如果能夠采用合理的形式,發揮其力量便可以切實形成網絡化的作業能力。
第三,依托科技進步,發揮示范作用。目前在廢棄物處理方面,適應于小范圍、小區域使用的技術不斷出現,西藏地區的物流運輸成本較高,單純地依托大范圍的跨區域作業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目前國際上對于回收分揀技術和處理技術都在不斷取得突破。建議西藏地區可以考慮建設適用于縣級區域的垃圾分揀、處理的示范工程,引入多品類分揀、磁化燃燒等新技術,形成分布式的處理節點,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費用水平。在重點區域也可以采用目前較為先進的垃圾氣力輸送系統,利用負壓技術將垃圾抽送至中央垃圾處理站,經過分類處理壓縮后,實現垃圾的回收利用。為了提高重點區域的廢舊物資的存儲密度,可以采用基于單元化的現代化存儲方式,實現高密度的存儲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集約化的土地利用要求,并與其他類型的裝備實現無縫連接。
最后,重點區域實現差異化服務策略。拉薩等區域由于特殊的政治、經濟、人文因素影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拉薩市內又形成了不同的區域特征特點,在拉薩市局部,特別是重點景區周邊等地點,在短時間內,會形成巨大的回收與廢棄物流服務需求。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重點景區的環境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采取的策略并沒有完全根據這一動態性來合理安排資源。建議可以根據北京市城市人口分布熱力圖來進行重點區域的物流資源配置,做好預測和優化調度,合理組合物流設施和設備資源。
西藏是一片凈土,是我們共同的、寶貴的財富,我們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針對西藏地區的提前規劃、超前規劃、跨越式實施是符合該地區實際情況的。目前,國家希望西藏發展的產業都和良好的環境息息相關,保護環境需要多方的力量進行協調,特別是跨界的融合式發展,物流作為其中的基礎支撐要素將會起到更多的作用,同時也會進一步的擴展其服務內容,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