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宇資訊監測,近日華北及華東地區價格拉漲,河北曹妃甸因限氣原因,大部分貿易商轉至天津接收站裝車,天津接收站對于突如其來的客源,顯得準備不足造成大量壓車。而河北國產液價格一度飆升至3900元/噸。無獨有偶,山東地區董家口海氣送至山東省內約在3950-4350元/噸上下,江蘇海氣成交拉至3800元/噸上下,而山西煤層氣送至山東省內3850元/噸上下。
不少人認為,此次價格走高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根據以往經驗來看,LNG市場價格的起漲往往從西北LNG的主產區發起,逐步經山西向華北華東輻射;而此次卻先由華北及華東地區走高,逐漸蔓延河南山西,最后只剩西北地區試探性的推漲。
中宇資訊認為,此次反向漲價主要是因為,以前市場區域分割明顯,大部分LNG都是區域內銷售。而當前煤改氣和環保檢查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下游需求加大,此次因中石油限氣原因,造成華北及華東地區管道氣成本增加,接收站價格也大幅走高。區內供應緊張,貿易商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內地,就近選擇。而河南及山西地區價格的不斷上調,頗有一種趁你病要你命的意味,貿易商的眼光不得不進一步向西北地區蔓延。由于運距拉長,往返時間加大,供應相對來說不那么及時,才導致華北、華東地區供應依舊緊俏,價格居高不下。
臨近國慶節,部分液廠已在為節假日做準備,大量出售庫存,降低液位,以防在假節日期間因道路限行原因,導致出貨不暢液位升高。總而言之,雖然此次漲價有些莫名,但并不是無跡可尋。如今我國已成為天然氣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市場空間很大,潛力還遠沒有發揮。由此事可見,市場雖區域化明顯,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千變萬化也隱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