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囑托,加快流域內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我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托,引領黨員干部走出"抓洱海保護就不能抓經濟發展"的認識誤區,堅持一手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一手抓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重點抓好文化旅游、生態農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積極搶占"三張牌"制高點。在文化旅游方面,重點推進安縵酒店、麗思卡爾頓隱世精品度假酒店、大理茶博園項目,目前3個項目已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在生態農業方面,圍繞打造"綠色食品牌"實施"生態+"工程,加快土地流轉,大力推廣綠色生態種植,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引進龍頭企業做強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在大健康產業方面,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和康養產業發展,浙大大理國際健康小鎮項目、滇西醫療中心項目、覽海婦產醫院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
奮進大理,加快推進流域外產業可持續轉移發展。全州各級各部門以問題為導向,把"搞調研、找差距、促整改、抓落實"貫穿始終,以洱海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上限,調整優化以洱海流域為核心的"1+6"空間布局,走出一條"跳出洱海、發展大理"的新路子。一方面,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及時啟動《大理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含洱海流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大理州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基本形成以"三調"數據為底數、以"雙評價"結論為基礎的規劃綱要初步(中期)成果,劃定洱海核心保護區總面積328.55平方公里,啟動大理新區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另一方面,統籌推進縣市協調發展,加快大理新區規劃建設,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新區建設各項工作,關巍隧道和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研究制定大理新區及周邊縣市工業、物流等產業發展優惠政策,調整優化全州產業發展布局,積極推進祥云滇西物流中心等建設。再一方面,加快推進產業轉移,全力支持歐亞、來思爾等乳制品企業到流域外發展,在鶴慶縣、劍川縣、巍山縣建設奶牛標準化養殖場3個,啟動實施歐亞乳業鶴慶縣乳制品深加工項目、來思爾乳業劍川10萬畝牧草種植基地項目,流域內奶牛存欄從10萬頭減少到3萬頭;嚴格將礦冶建材與化工產業納入洱海流域產業"負面清單",強化限制類項目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管理,洱海流域3個水泥廠搬遷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