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反復,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超預期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全省上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有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總體來看,上半年全省經濟總體平穩,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一、經濟加快企穩回升,地區生產總值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464.12億元,同比增長3.5%、高于全國(增2.5%)1個百分點、領先全國幅度較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國第17位。第一產業增加值1080.26億元,同比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5112.33億元,同比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7271.53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二季度當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9%,比一季度回落3.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增0.4%)1.5個百分點。
二、糧食生產穩定,農業保持較快增長
夏糧喜獲豐收,完成播種面積1470.42萬畝、增長0.95%,產量263.67萬噸、增長0.71%;秋糧播種完成97.7%。豬牛羊禽肉產量240.38萬噸,同比增長9.6%,比全國高4.3個百分點。高原特色農業量效齊增,茶葉、花卉、水果、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產業產量同比分別增4%、6.3%、10%、4.3%、7%,茶葉、鮮切花、咖啡生豆價格同比上漲5%、13%、30%。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53.22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
三、工業較快增長,質效不斷提升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全國(3.4%)4.8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0%。煙草、電力、有色、電子、石油5大行業分別增長11.6%、6.6%、11.4%、23.5%、8.7%。支柱產業表現突出,綠色鋁行業增加值增長17.5%,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個百分點;以綠色硅為代表的電子行業增長23.5%,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新材料、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向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2%、高于全國6.6個百分點。
四、服務業回落幅度收窄,部分行業較快增長
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8%,高于全國6個百分點,增幅連續2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分行業看,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增77.8%)、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增10.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9.6%)、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6.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9.2%)增速分別比全國高51.3個、15.3個、7.0個、6.6個、1.0個百分點。但受疫情影響,交通行業營業收入下降5%,文體娛樂業營業收入下降15.3%,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下降76.6%。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0.1%,低于全國4.5個百分點。
五、旅游業開始恢復,市場消費觸底反彈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實現扭負為正,增長0.1%,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6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增速較5月(-4.9%)提高7.2個百分點。實物消費恢復勢頭好于全國,吃穿用類消費增長4.8%,增速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石油及制品類消費增長19.6%;汽車消費降幅較1-5月(-5.4%)收窄1.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倍。旅游市場恢復出現拐點,6月以來,全省旅游業迅速恢復,當月接待游客6746.6萬人次,環比5月增長6.3%;據行業統計,上半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59億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4個和29.4個百分點。
六、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投資結構加快優化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6月當月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重大項目支撐有力,一、二季度全省集中開工重大產業項目2262個,總投資6405億元;全省在建項目(不含房地產)16572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720個,增長28.9%。投資結構優化,房地產和綜合交通投資占比分別下降23.8%、11.2%,產業投資增長38.6%、占全部投資比重達38.1%。能源投資增長82.9%,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80%以上;工業投資增長41%,為近十年最高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0.1%;旅游業投資增長50.7%;數字經濟投資增長36.3%;農業投資增長35.4%。產業類民間投資增長34.5%。
七、外貿進出口總額降幅收窄
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480.2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4.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54.7億元、下降20.2%,進口825.5億元、增長20.6%。6月份,外貿進出口完成328.8億元,增長17.8%。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2.12億美元,同比下降9.56%。
八、財政金融穩定運行
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7.8%,高于全國3.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2%,低于全國4.7個百分點。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706億元,新增減稅降費42億元,延緩繳納稅費43億元。直接安排用于"三保"的財力性補助944.4億元、較2021年全年增加24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95萬億元,同比增長7.2%;貸款余額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九、市場主體培育成效明顯
6月末,全省實有市場主體446.1萬戶、增長16.2%,較2021年底凈增35.1萬戶;其中,涉稅市場主體達265.3萬戶、增長30.3%。凈增"四上"企業930戶,遠高于去年同期凈增257戶的水平。
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上半年,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67.1萬人,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2%、低于全國0.5個百分點。生活物資供應充足,1-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0.9%,低于全國0.8個百分點。1-6月,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11.1%;6月份PPI環比下降1.2%,是今年首次出現下降的月份。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9元、增長4.7%,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
總的看,一系列扎實穩住經濟政策成效顯現,全省上下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穩住了經濟基本盤。但也要看到,與全年目標任務相比,完成情況還有差距,房地產下行影響持續擴大,消費和服務業恢復仍需時日,工業快速增長基礎不夠牢固,重點州市增長乏力,不同區域、行業和企業發展差異較大。
下步,全省上下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持之以恒大抓產業發展、大抓營商環境、大抓市場主體、大抓改革開放、大抓創新發展、大抓綠色發展,全力以赴做好三季度經濟工作,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